查看原文
其他

华德福教育处处有玄机——专访天府嘉元森林学苑钟奕老师

2016-12-03 张茜 有机会网

有机会原创文章

图文作者:张茜


“当群体的全貌在个体的灵魂中映射出来,同时,个体的美德也在群体中鲜活起来,健康的社群生活就会建立。”

——鲁道夫·斯坦纳


草场旁的石板路

1919年,全球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创立。鲁道夫·斯坦纳是这一教育体系的创造者,也是一种思潮——“人智学”的创立者。他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深受歌德影响,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灵性、感官、精神在教育中的作用。

华德福走入中国已经十二年了,成都华德福学校(简称“成都华德福”)是中国第一家。而成立于2014年的天府华德福森林学苑(简称“森林学苑”或“学苑”),由于拥有更亲自然的环境、更宽广的户外空间,使它从成立之初就被寄予了厚望。

充满森林气息的学苑

学校起源与发展

九月的成都,阴雨绵绵。印象深刻的是,来到森林学苑见到李茜校长和钟奕老师时,她俩各自穿着一双白色的雨鞋、打着一把伞。“不是天气不好,是你们的装备不行!”李校长讲了一个德国人打趣中国人的笑话。“万物皆有时”是华德福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倡导在适宜的地方、时间做合适的事,不勉强也不将就。这让我想起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古训。

森林学苑与成都华德福渊源颇深。2010年,成都华德福师生在成都市天府新区合江镇南天寺村被保护了近十年的一处森林露营时,张俐老师(成都华德福创办人之一)想象着有朝一日能将这里变成学校就好了。谁也不曾料到,一个念头竟然在四年之后成为了现实。几位热爱教育和关注生命成长的老师在2014年将这块处女地建成了学校,创办了森林学苑。

不同于成都华德福仅有的30亩空间,森林学苑的面积扩大到了近200亩,更贴近华德福学校该有的样子。2014年9月16日,森林学苑幼儿园迎来了第一批亲子班和混龄班的小天使,“历史的发展促成了个体的觉醒和探索,也促成了我们今天的相聚。”张俐老师在森林学苑的一次讲座上对家长们说道。如今,森林学苑有四个幼儿混龄班,一个亲子班,两个小学班(一年级、二年级)。

钟奕老师用川普分享道:“学校做华德福社区,不光是幼儿园、小学、高中,甚至是大学、培训学校,这些都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对特殊儿童,我们要建立一个疗愈中心;还有养老院、有机农耕,都是我们的发展蓝图中未来会涉及的。”学校负责自然教育和有机农耕的老师从全国各地搜集来了一些老物件,比如鸡公车、水车等,带有古老传统元素的东西,都会汇聚到森林学苑在筹建的传统文化博物馆里,并融入到艺术孩子们的课程体系里,孩子可以亲眼看到、亲手触摸这些已失传的东西。

华德福教育体系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认为,工业革命使工人只能接受科学这一种思想方式,“阶级意识”替代了“人类意识”,人们只关心经济现实而忽略了对精神生活的渴望。“由于缺少精神和心灵,生活和经济过程不可能以某种方式奇迹般产生其真正的品质。”

斯坦纳提倡人类组织(社会)三重性说法(三元社区是三重性说法的应用),即经济事务上的博爱、政治事务上的平等、精神事务上的自由。1919年,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在斯图加特成立,斯坦纳受聘担任校长。出资建立这所学校的工业家莫尔特认为,只有教育问题不再受制于金钱,“社会断层才会开始弥合,我们的文化、经济和政治才有可能向前发展”。

——参考《做适合人的教育》一书


进门的小商店

华德福教育实践

“人智学”是一个有关人类智慧的学说,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从0岁(胚胎)开始,对人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并以U型理论和图形的模式(对应人一生的七个阶段)清晰地表现了出来。“把这个东西装在心里,就知道每个年龄段会遇到什么问题,心里有数就不会产生焦虑。很多时候我们畏惧,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当知道后,就会很坦然。”

斯坦纳的理论不是通过观察研究得出,而是来自实际生活与灵性层面的联结。人智学包括建筑、农业、商业、教育、医疗、经济等社会各个方面,是一个较为全面的体系。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中国的华德福教育已不完全照搬德国的模式了。“有些是华德福体系带来的,老师们更是把我们本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融入进来,包括交换学习学到的、自身的经验阅历、生活方式等,使其散发出更灿烂的光。”以身作则,多做少说,不让孩子感到别扭,以流畅舒适的方式在无形之中教育孩子,潜移默化的,在学校养成的习惯,孩子慢慢就带回家里去了。


学苑里的乡间小路

 “我们不会说教,而是以一种榜样的方式——做,去影响孩子。七岁之前的孩子以模仿、感受为主,看到老师这样做,他也会跟着做,比我们说一百遍更能深入他的心里。”现在的教育没有考虑孩子生存的本能。森林学苑的幼儿园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服、适当地做些家务,培养他的生活技能。你连生存的基本技能都没有,就不要谈其他的了。很多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去读个书还得妈妈爸爸帮忙背东西,一周过去,带回家的全是脏衣服,这就不对嘛。”

“以前注重包啊、首饰的牌子啊,在那个圈子长此以往,人会受影响,会想我今天是不是该整个名牌戴啊,朋友会对我怎么看啊。但现在就不会了,我只要自己舒服、合宜,在合适的场所穿合适的服装、鞋子,就是对的。孩子们在户外,就穿户外的装备;下雨了,就穿上雨鞋、雨衣。爬山还穿着超短裙、高跟鞋,这是从小有些观念没有建立,在这个时候他就显得混乱。”

 “华德福教育真的很神奇,形成了一个自循环体系。”走入学苑大门,右手边是一间小商铺,这是学苑建立的生活馆。生活馆一是为了给社区提供便利,二是为孩子们准备的。3~5年级大小的孩子会产生经济的概念,对金钱较为敏感。在这个年龄段,学苑会让孩子去实践,以在恰当的时候让他们及时了解金钱的真正意义。


木工教室

学校的农耕与生活

露天的一个小农场是学苑农耕实践的场所。九月,农场已快拉秧的玉米杆仍然矗立在那儿。有两人专门负责打理农场,学生、家长和老师也会定期参与进来。除了这块地,森林里还为家长开辟一些地块,让大家来免费种地,收获时,菜还可以带走。

学苑的有机农场也是与教学配套的。“这些东西(生活馆、有机农场等)的建立是为未来做铺设的,不是单纯的摆设,不是为了满足吃吃喝喝。孩子上农耕课劳动、生产、收获的东西,需要带到一个地方完成交换,变成金钱。金钱为地理课准备,用于游学。”从4年级开始,孩子就有地理课了。地理课会先从周围的地方开始游学,然后扩大至外省、外国,而地理课所需的全部费用都需要孩子自筹,“要么画画、要么做日历,或者做手工、写书、表演等,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乐捐。”学苑以此培养孩子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菜 地

老师淘米时,会让孩子触摸水,并一道一道做给孩子看。森林里的茶果榨出的茶油用来炒菜,茶籽磨成粉洗碗;淘米的水、洗碗的水,再拎去浇花园里的植物和蔬菜,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造成浪费。孩子上生物课时,老师会讲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怎么用的;他们洗的时候用心体会,感受到生活的智慧。

即使是教职工的食堂,也十分注重环保理念的传导。洗碗用的也是茶籽粉,纸巾用的是秸秆再造的,食物一部分来自学校自有的农场,比如中午吃的南瓜、韭菜,还有一部分外购自其它的农场,像大米、食用油等,学校还没办法全部提供,但计划是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

学校每天的生活是有节奏的,这有利于孩子一天平稳地度过。“孩子知道下一步将发生什么,心就不会乱跳,会安静下来。孩子的身心安住在那里,就会健康地成长。”

精心设计制作的躲雨小茅屋

家长观念的变化

“在最开始与家里人交流时,就会讲华德福教育怎么神奇、对孩子怎么好,但他们会嘲讽似的说‘那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农村的玩法吗,你还花这么多钱去学习!’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发现孩子有变化了、成人也有变化了,态度就改变了。”这是钟奕老师的亲身经历,“自己开始不看电视,慢慢地,爷爷奶奶也不看了。不像以前,追电视剧啦、追娱乐节目啦,不如看看书,与孩子一起出去玩一玩,做点事情。”

冲突首先来自社会、朋友、家庭的不认可,尤其是家庭。“选择这个教育会受到很多质疑。我还好,不是那种焦虑的家长。如果你的性格中有焦虑的部分,可能就会每天担忧孩子的未来、学校的发展。孩子的学习是一辈子的,我们这么大岁数还在学习,孩子有的是时间,现在该他玩,就让他好好玩。”

有些家庭,年轻人认可,但老人不认可。老人会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教孩子一些什么,他们心里就不踏实,会背着家长偷偷给孩子“上课”。“虽然父母对我的选择是相信的,但他们有一种习惯,什么东西都要教一下,树要这样画,苹果要这样画,小草要这样画。我发现‘糟了,这个孩子今天肯定被教了!’,因为他画的东西是一个模式。多恐怖啊!这就需要跟老人沟通。如果这个孩子没有被电视干扰,没有被成人错误的引领,可能这个树在他的心目中有很多形态,他可以自由发展。为什么我们孩子的想象力被控制了呢?就是因为我们太自以为是去引导他了。人一旦缺乏了想象力、创造力,就完了。”

为了更好观察人类与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便于理解,斯坦纳以自然界的四方和四种元素(水火风土)来描述人之本性的生命四体——物质体、生命体、感受体和自我体。这被称之为“四体观察法”。

物质体(身体)是指人类以矿物性为依据的生命存在形式;生命体(以太体)是以植物性为依据体现成长以及繁衍力量、每个瞬间维护物质体免于崩解的生命存在形式;感受体(星芒体)是以人类透过动物性为基础能感知周围事物、能以外在印象为基础拥有内在体的存在形式;自我体是以净化和提高人的其他三个成分素质的生命存在形式。

——摘自《迈向健康的华德福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究》


教室和室外游乐场

华德福教育是一人交学费,全家受教育。“我以前真的很懒,在家里都不做什么事,在学校又要扫地、又要扫厕所,但这个是发自内心的。如果只是被要求,就会排斥它;如果觉得是应该的,在这之中就能体会到一些东西,会意识到这本来就是生活中该做的事情。”

第一次家长会结束,学苑安排了任务——给孩子做毛线玩具。钟奕老师带回一些毛线、钩针,开始学习打毛线。“我拿回去后就组织全家人一起做。老公看到这个场景,满感慨的,他说‘前三十年你们都去干什么了?这些都是女人本来就该做的啊。’在做手工的那一刻,整个大脑会得到真正的休息,不会东想西想,呈现的状态,孩子看到后,也会受影响。”

人的感官是超级敏锐的,就像动物一样,一风一草都会有感知。后来由于恐慌、伤害等,慢慢就遗失掉了这种能力。“我的孩子一岁时,妇幼保健院建议我们让他去参加早教课。那时候真的不懂,每周至少会带孩子去一次课堂。老师教孩子怎么玩,通过各种声音刺激他,当时觉得还挺好的。孩子3岁时,我才接触到华德福教育,才知道那时候犯了好大的错,虽然以前是在山里长大的,知道怎么玩,但不知道有一套成体系的东西,还好现在有机会改正、弥补,不至于酿成一个大错。”

成人之间的氛围会影响到孩子。孩子是海绵体,对情绪、信息来者不拒、全盘吸收。“我们真的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我身边有各种达人,但自己没有实操的话,就只是一个概念停留在那儿。做了之后,他说的某一个点马上就会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个图景出现:‘哦,真的是这样的哦!’。我们这群人从天南海北汇聚来。跟着他们每天能学到不同的东西,他们就像先知带着不同的使命来了。”

按一位老师的说法,森林学苑是被庇佑的。这里有成千上万的鸫鸟。鸫鸟是一种极具灵性的鸟,有它出现的地方就表示是一个被祝福的地方,这群人则是被祝福的人。森林学苑的每一个人,都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片土地。

李茜、钟奕老师(左起)

后 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华德福教育,越来越多的经验被提炼了出来。中国的华德福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沿袭德国的教育理论,而是加入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教育观、一代又一代实践者、推动者的经验和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中,中国的华德福教育者愈发地体会到了中西方教育的一脉相承。

未来在哪里,华德福妈妈们或许仍有隐忧、仍会纠结,但是,她们一刻也不曾停下探索的脚步。路是走出来的;不经过磨练的双腿,是走不远的。当下,她们与孩子一起,在勇敢地走一条“前无古人”的路。

相关阅读:


长 按 打 赏

为有机会成长与坚持打赏



有机是一种生活,独立是一种态度,有机会分享你我的品味和追求。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合作)farm@yogeev.com(农场)post@yogeev.com(投稿)

多转发,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